現在的熟齡族群愛健身、愛便利、愛趴趴走,又懂財務規劃,更重要地,平均餘命愈來愈長。新產品、新服務為因應長壽人生相繼崛起,產業各界無不摩拳擦掌,迎接嶄新商機。
2018年3月台灣邁入高齡社會,每7位民眾當中就有一名65歲以上老人。人口結構劇變將對社會及經濟帶來極大影響,社會制度面臨轉變以因應照護和扶養等高齡需求,企業將重新審視產品設計和營運策略以因應高齡市場,並將產生新的科技與商機推動長壽經濟。
你能想像自己100歲時是什麼樣子?《康健》獨家調查發現,八成以上台灣中年人不想活到100歲,因為怕生病、擔心沒有錢,超過一半的人不討論老後規劃。然而長壽已是全球趨勢,台灣近5年人瑞數目成長超過43%。
台灣即將跟隨日本邁入超高齡社會,高齡人口的健康、生活、家庭、財務,為社會創造龐大的需求與商機,台灣將如何滿足50歲以上橘世代人口、提高接下來數十年的生活品質?
台灣今年4月正式邁入高齡社會,史上最大的退休潮將來臨,如何健康快樂的退休?結論是健康活躍力、財務自由度、關係安全感,構築「黃金三角」缺一不可。
“Youth has no age.”─雖然高齡化已是全球趨勢,但「活得年輕」卻是無極限。高齡議題,已由趨勢觀察、醫療、長照、失智的關注,延展到長壽經濟的全面探討與蓬勃發展。
「A-I-」舌尖上彈出來的兩個音節,說的是「人工智慧」,現在全世界都琅琅上口。它讓每個人能花更少時間,做更多事,生活變得輕鬆。
1998年,Nokia手機問世,顛覆人們對通訊的想像;2007年蘋果推出第一支iPhone。許多人認為銀髮族使用科技產品有科技落差的問題,但若曾接觸過相關產品,對當今的科技接受度會較高
「蘭醫師」是誰?是AI醫療照護對話機器人LINE Bot,由彰化基督教醫院(彰基)與宏達電健康醫療事業部DeepQ於元月21日正式合作推出。「蘭醫師」不僅為彰基總院病患服務,更可跨院彰基體系10家醫院,照護彰化、雲林、南投共約100萬病人。
「也是12月,我的媽媽是長期洗腎患者,5年前突然發生敗血症辭世,」PTT之父杜奕瑾神傷地說,「很多人在敗血症發生前,以為只是一個小感冒,最後卻致命,她之前還是那麼的健康,沒想到卻是這麼快離開。」杜奕瑾體認敗血症是沈默的殺手,造成終身遺憾。
更好的高齡社會與長壽人生,到底該是哪種樣貌?在每天真真切切的生活裡,不禁要問:「我們要給所愛的長輩們,什麼樣的有尊嚴的生活與有溫度的照顧?」
人類學研究發現,職涯退休、疾病傷殘與痛失親友3大轉折,最常發生在晚年,是切斷人際與社會連結的最大主因。在台灣,獨居多、退休年齡早,缺乏連結的風險更高
高齡化社會來臨,如何透過支持性的環境,達到身心安適的健康老化? 「菩提長青村(簡稱長青村)是沒有血緣關係的五代同堂,彼此陪伴,吃、住免錢,老人家生病臥床很少超過3個月,」南投縣長青老人服務協會理事長王子華和擔任長青村村長的妻子陳芳姿
「長者退休後未必想孤伶伶住在自宅,因而規劃銀髮住宅。」新光人壽(以下簡稱新壽)規劃3~7樓短租型的商務旅館,8~17樓規劃高級出租住宅共60間,鎖定健康高齡銀髮族,每間約15~33坪,設有健身房、水療池,一樓還規劃養生會館等。
台灣今年正式進入高齡化社會,預估2025年成為超高齡社會。退休狂潮來臨,勞保基金卻將在2027年出現2051億元負債。軍公教年金改革7月上路,但政治大學風險管理與保險學系特聘教授黃泓智認為,退撫基金仍有二次年金改革危機。
40歲的如意大學畢業,從基層做到部門最高主管,受老闆器重,職場一路順遂。她滿足於單身生活,好友淑芳最近剛離婚,兩人相約到歐洲旅行。
財富是多數大人享退人生時,最大的痛點。怎麼樣可以不讓退財富的擔憂拖垮自己的退休生活?理財服務又是一般人能夠享有的嗎?中信銀行個人金融執行長李玉秋建議,與其擔心,不如找專業的理財顧問來替你分析退休金缺口
「如果一定要我去住安養院或醫院,我就自殺。」山田奶奶超過90歲,喪偶、行動不便又得了失智症,卻堅持不到安養院,寧願一個人守著老家安度餘生。透過日本完善的居家醫療服務,怎樣做到讓年長者在家中有尊嚴、幸福地變老,並且安詳善終?
國民健康署署長王英偉曾擔任花蓮慈濟醫院家庭醫學科主治醫師、心蓮病房主任,醫師也是人子,他分享陪伴父母終老的經驗,及面對高齡社會來臨該關心的事。
我依然像你喜歡的那樣,每天穿著迷你短裙、腳踩高跟鞋,有需要宣導食安的公益演講或活動,盡力跑場;和所有你最在意的利益團體,保持距離。 我會為你,一直美麗。
陽明大學公共衛生研究所副教授楊秀儀的父親,生前曾因心肌梗塞而放了3根支架,後來又得了巴金森氏症。有一次陪爸爸去看病,候診時她和同是基督徒的爸爸聊天:「如果主耶穌現在顯現,讓你許一個願望,你會要什麼?」
臥床、意識不清、身上插滿管子、吃喝拉撒全在床上……, 當生命變成「賴活」的狀態,你還願不願意活下去? 《病人自主權利法》將在2019年1月6日起實施, 經過預立醫療照護諮商(ACP)、簽署預立醫療決定(AD), 每個人都有機會提前思考這些生命的大哉問。
人生從求學、結婚、就業到退休,每個階段你我都可能面臨或長或短的獨居。如今隨著台灣不婚、離婚、喪偶共逾700萬人,生育率創下低點而壽命卻創歷史新高